一身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记我校退休教授饶学刚

发布者:离退休工作处办公室发布时间:2019-01-15浏览次数:106


   “当地在遗爱湖景区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学校文学院教授、东坡文化研究专家饶学刚积极建言献策,从东坡文化开发、景点的设计到“遗爱湖公园”命名等,直接推进了黄冈市这一城市主题公园的建设。”


 ——引自2011年7月1日《中国教育报》

  文章提到的饶学刚老人,笔名曲辰、雪港,是我校文学院退休教授,曾任全国高等院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期刊协会理事、黄冈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等职务。现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中国苏轼研究》(北京)和《苏东坡研究》(常州)编委、黄冈市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咨询。


  当记者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来到饶老师家中时,饶老师先是和蔼地招待记者坐下,复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果零食,所有动作亲切自然,就像家中的爷爷对待自己的孙女一般慈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样一位苏学大师,一位慈祥老人。

投身学术 成就显著

  在学术方面,饶老师涉猎广泛且研究深入,长期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楚文化学、苏东坡研究,出版《苏东坡在黄州》、《曲艺写作浅谈》、《走进东坡》等专著6部,文艺作品300多篇。其中《曲艺写作浅谈》、《苏东坡在黄州》填补了上世纪当时研究的空白。汉族民间长诗《双合莲》和《终究闹嘈》版本汇编,被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教授誉为“科学版本”。两部长诗校注均已由中华书局出版。《20世纪苏东坡文学研究述略》(与朱靖华教授合写)陆续被海内外多家出版社转载。学术论文有1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学术著作连同个人名字,一齐进入新华网、国学网、东坡网,成为全国“现代苏学学者”和“当代学人”,影响波及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


  饶老师长年作学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多学科插入法、比较检验法、田野作业法、排他唯一法”。运用这些方法,饶老师在民间文学、民俗学、楚文化学研究方面,先后提出来许多新观点,并成为一家之言,如“龙舟竞渡并非单独纪念屈原的活动,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史诗”、“九头鸟实为楚风亲缘的一支,是富有活力、精神强悍的人才湖北佬的代称”、“下里巴人是楚地乡歌”等。尤其在苏东坡研究方面,饶老师运用这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先后推出了“苏东坡文艺创作的高峰在黄州”、“黄州是东坡贬谪文化、东坡文化、黄州赤壁文化、东坡养生文化四种文化发祥地”、“苏东坡考证的鸡鸣歌系当今鄂东高腔山歌”等新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饶老师运用科研比较检验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次提出了“东坡文化现象”这一新命题,他将苏东坡与古代文人思想、生活、文化、个性做了观察、分析、比较之后提出“忠君爱国忧民统一——苏东坡的仕宦文化观;祖国皇权人伦结合——苏东坡的伦理文化观;云海人间仙境融会——苏东坡的空间文化观”及“东坡以躬耕、游览、修炼结合的生活方式,儒、佛、道思想融会的思维方式,忠君、爱国、忧民统一的行为方式”这一“三维观照,时空交错”三维整合效应的“东坡文化现象”。而这一命题提出立即在苏学研究界激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多次被相关学者加以引用转载,并得到了全国知名学者孔凡礼、陈迩冬等人的支持和鼓励。饶老师在苏学研究方面的深入研究为后来“遗爱湖公园”的命名,推动黄冈市主题公园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幸福不凡 我早发现

  饶老师的一生是充满机遇和变故的。他之前喜欢学习的是物理,后因发表一首小诗被当时的语文老师发现文学才能,便规劝他转理从文,后来,饶老师便被保送到华中师范大学攻读中文专业,之后一直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并在华师发表了自己第一篇用文言文写成的文章而得到老师的肯定与重视。1957 年到我校任教,1965年到越南出国讲学,结交了许多友人。当生活开始有所改善时,1966年文化大革命来袭,当时饶老师每天要被批斗三次,在这种情况下饶老师并没有向苦难屈服和低头,他坚信世间是由真善美主导的,只要坚持,历史会证明一切,时间会换回清白。正是这种信念支持饶老师在艰苦条件下勇敢前行。


  饶老师一直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认为教书育人要落到实际,不能只是嘴上功夫,要有意识地去发现,用心培养。当谈及饶老师曾经的学生现在的纪实文学作家汪幸福时,饶老师满面笑容地说道“幸福不凡,我早发现”。


  汪幸福原本是黄冈师范学院生化班的学生,然而他对生化专业并不感兴趣,一上生物专业课,他就看中文书籍。鉴于汪幸福办黑板报有道,写文章有样,生物化学科主任曾广伦和班主任樊忠良向饶老师推荐汪幸福转学中文专业。在汪幸福转到中文专业之前,饶老师找汪幸福谈了一次话,主要是,试探他转学的动机,稳定他学中文的专业思想。汪幸福的一番说辞深深感染,感动了饶老师。以后,饶老师经常以随谈的方式给他开“小灶”,知道他作文,要他当写作课代表。经过长期的作文训练,加之自身的刻苦努力。汪幸福的作文潜能大爆发,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所以之后饶老师经常将他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朗读,或用大白纸抄写、钢板刻出来,供其它同学学习借鉴。


  两年中,饶老师让他办黑板报,选改稿子,当校广播站的编辑等不断地给予机会锻炼他的能力。而在毕业前,组织毕业班的学生赴现在的武穴市龙坪公社教学实践,为充分反映实习的活动和成果,饶老师决定办一份《教育实习通讯:广阔天地》油印报,授权汪幸福负责采编工作。汪幸福思想开阔,采编灵活,报色浓郁,获得校方一致好评。



岁月如歌 不应虚度

  生活中的饶老师坚信“仁爱万岁”。他曾关怀帮助10多个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农民兄弟李金波等治病,解困、巧救李绍荫老师的失落女儿王玥,照护老师遗孀王余年老人近20年。退休后,他义务办小学生作文速成班,帮助浠水邹又新民俗收藏列入市十二五建设规划。


  在做过的这些事中,饶老师感触最深的是照顾王余年老人近20年的往事,从日常的打开水、买饭买菜、到校外代购物品、代取汇款、代做杂事,还负责接待平日里来看望老人的外地学生和亲朋好友。他一有空就为老人包饺子陪老人聊天,尽量让老人快乐地生活。这一事迹引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教育报》、《楚天都市报》等主流媒体的聚焦报道,并获得了首届“感动黄冈”的团队荣誉。


  现已退休21年的饶老师,仍念念不忘笔头千字,自己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文字“堆砌”上。由于长时间的文字编辑工作,他已使用损坏三台笔记本。他说,只要思想还在运转,就永远不会停止写作。退休期间,饶老师不仅出版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作品,还指导和培育了大量的平民诗人。在谈及自己的学术造诣和热心公益等过去的经历时,饶老师平静地说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自己觉得应该做的。自己之所以一直在文化方面不停步的研究,是因为坚信文化是一个名族的灵魂,更是每一个人的灵魂,如果没有灵魂,那我们就和原始人无异。”


  随着时代的发展,饶老师也时常感叹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对于当代大学生,饶老师也给予了最真诚的希望: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应该随意荒废,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有理想、有追求,在不同阶段应树立不同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同时希望在校大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年华,保持健康的体魄,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多锻炼多运动。


  就是这样一位苏学大家、热心善人、慈爱老人,我们愈接近就愈被吸引。我们为他的学术成就所折服、为他的无私助人所感动、为他的坦然心态所感染。而身为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主宰自己命运、提升生命高度的王者,这位耄耋老师身上有着取之不尽的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